有人说,夜是浩大而温和的。温和地走进温和的夜,我想着指不定负负得正,就酿成了热烈。曾有这么一个良夜,热烈得令我难忘。
前年暑假伊始,我和弟弟终于有机会去旅行。来到繁华的都市,我们被灯红酒绿迷昏了眼,在那个夜晚中放肆挑拨着混沌的夜色。我们玩闹起来很没分寸,母亲一手拉着我,一手抱着才四岁大的弟弟,把我们从喧嚣中带出来。母亲面容憔悴,我们也疲惫不堪,只有头顶那片夜空还在流动着,精力充沛地跳着不着调的恰恰舞。
回到酒店,母亲和弟弟已经安然入睡,我仍旧在仰望窗外浩大渺茫的夜空。有几颗星星已经冒出头来,月亮依旧潜藏在面纱中,只透出几道暖而斜的月光。我想起会考结束那天也有这么个温和的夜空,它给不了我闪烁的夜明星,却给我一轮弯弯的月牙,像照亮小船归港的灯塔,如此真诚而动人。
窗纱被风轻轻听起,它们透过窗纱围绕在我身旁,轻声低语着夜空的传音。我闭上双眼,耳边忽然传来悠扬的琴声。我心中了然,这是斯卡拉蒂的《b小调奏鸣曲》。
第一节舒缓,似是永夜的叹息。
我凝视着无瑕的夜空,想到宇宙中那颗红矮星,想到地理老师上课时反复提到的水金地火木,我就越发觉得这夜空的奇妙。它见证无数时代的变迁,又有恰似宇宙的神秘,二者好似思想得到接壤,总能勾起我无限的联想。
永夜仍在无止境地叹息,它织起一张无形的网,把我笼罩在蹁跹思绪里,为我难眠的夜送上温暖的拥抱。我听着夜空的喃喃絮语,想起神舟飞船的多次升空,嫦娥奔月的计划实现,探索宇宙不再是梦想,而是冲破夜空直击宇宙的理想。我微笑着头抵玻璃窗看向夜空的东方,一架客机正好经过,留下一道美丽的破折号,飞向更长远的东方。
第二节明快,似是长夜的律动。
夜空缓缓流动,就这么带走我所有的愁绪。我暂时放下对宇宙的奇思,把脑海里的钟摆拨回现实。忆起会考前的两周时光,和同学在扎堆的考卷里挥墨如雨,即使压抑的喘不过气来也不肯认输。短短十四天的冲剌,很短也很漫长。总是考试没通过而留到八九点,在每一个形态不一的夜晚做着同一件事,相互扶持,共同进步,最后得到最满意的答卷。
长夜是神奇的存在,它随风流动着,随琴音律动着,把过去和现在在移动中悄悄勾连起来,让寂寞的看客和旅客不再孤单,即使日后孑然一身也会记得还有这么一个良夜,是忆里流淌的一首温柔的歌。
第三、四节舒缓中明快,似是宁夜的低吟。
我望着夜空中的点点繁星,不成篇章的诗歌从嘴角缓缓溢出,为琴曲加上更丰富的内容。
流光漫过夜海,脚底踩着碎砾。
金黄手上握,灰黄腰上带。
哪知夜空心性为何?只知良夜漫漫我心难平。
琴音勾我心,暗夜慰我魂。
遥看长夜浩大,手能否摘得星辰?
吟出口的原来是这般不规整的诗歌,远处的琴声似乎都在笑话我。也罢,也罢。我笑着凝望夜空,竟发现那羞涩的姑娘正探出头来。
尾声舒缓,似暗夜余音袅袅。
暗夜即将结束,我开始有些许困意,琴曲也进入尾声。月光盈盈似水,浇得我清醒了一瞬。母亲经常告诉我不能熬夜,熬夜特别伤身体,每逢晚上十点就命令我熄灯。我下意识对着玻璃窗仔细瞧,发现黑眼圈在我那对卧蚕上叫嚣着。我伸手拍窗,可惜什么也没拍散,只拍散了洁白的月亮。
凌晨前的暗夜见我拍散他的月亮,便催促她往西边去。我听见他的低声细语,似琴声余音袅袅,最终散于黑夜的无形。有趣的是,这琴曲开头和结尾的音符在同一条谱线上,却弹奏出了不同的音,在温和中走向热烈,似这夜把我从含蓄的清凉酿成肆意的滚烫,律动在这浮躁的尘世间依旧在学着如何永葆初心,明白生命的热烈永不过时。
这片夜空终会迎来天光大亮,但它一遍一遍地嘱咐我,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我的生命应该是温柔的疯狂,眼底一片海,我却不肯蓝。(文/七里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