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梁画家张僧繇,苦苦画龙终遇点睛之时,这种勤学苦练而成,大才之踏实肯干,本为中华民族精神之瑰宝,然而现在点睛人比比皆是,画龙人却寥寥无几,让人不禁在愕然惊叹之余,感叹当代的急功好利,本末倒置。
诚然,点睛之笔是必不可少的,好比关键芯片技术一般,但如果没有坚实的基础,坚定的毅力,点睛与万丈高楼无根之萍又有何异?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成就英雄的,往往不是那一瞬间的转折点,而是黎明前的黑暗,波澜前的铺垫。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自序》所言,昔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300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正是因为这些大贤意有所郁结,才能述往事,思来者,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但我们并不能否认点睛之笔的重要性,恰如时势造英雄,固然是时势所致,但是英雄同样伟大。点睛是画龙化龙的关键,缺了这一笔画龙再逼真也只是画龙。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谁也无法磨灭其思想启蒙作用?然而,若无思想著作,道统留世,谁能想到璀璨的思想星空之下有着如此浩瀚的先哲宝藏?
因此,不论是化脓还是点金,都有其独特之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二者并不是绝对的对立关系,从中提炼出其共有的精神特质,并从中汲取到养分才是最重要的,那这种特质是指什么呢?或许就是成功的诀窍,敏锐的洞察力,甘愿苦练的毅力,以及面对世界的执行力,这就好似拨云见日一般清朗通透。画龙,点睛,本质上是对于成功的态度问题。即等待花开与功好利。而所需的条件,其实并无二致。因此天下大事成功莫过于以上几点。若想成功或者若想做好某件事,其所需的都是以上几点。犹如百川万折,终归于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