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存在着许多美丽的景观,但大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归于消散。这世界上也曾经拥有过多少姣好的容颜,然而其中却很少有例外可以逃得出时间这张恢恢的天网。
美,永恒的美,是古往今来一切拥有艺术家灵魂的人所不倦追求着的。拥有着审美意识的人类,也许可以创造出多姿多彩的美。可是短暂而有限的人类生命,又究竟要如何创造出永不消亡的永恒事物来呢?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毕竟相较于永恒而言,美便是一个太过简单、也太过浅显的问题了。
对于这个问题,在各个时代之中都困惑着那些拥有着爱美之心的敏感灵魂。他们先是尝试着将自己的具象的美感,表述成为抽象的美的文化。譬如,借助诗、借助画、借助雕刻,将转瞬即逝、难以捉摸的轻风一般的美好固化成为一个具体而实在的传达着美的作品。
这样一来,即便经历了千百年的光阴流转,我们仍旧可以体悟到畴昔的古人们所体悟到的美好。
不过,即便我们拥有着可以传承一个千年的文字、绘画同雕塑,但这却也只是将光阴对于美好的毁灭与消亡多少推迟了一些时日而已。毕竟我们所创造与挽留的这一切美好,不论其内容与主旨多么丰富而深刻,它们却仍旧以物质作为其留存于世的最终载体,而只要是物质的,便不能逃脱时间的约束。
因此,真正永恒的美。是不能仅仅满足于停留在现象层的,而必需要深入事物的本质、世界的内核。但是,什么样的美是能够不依凭于外物而独立存在的呢?毕竟江山易改、红颜易消,美好的事物总是像浪花之上漂浮起的泡沫一般,旋即便归于破碎,只留下一抹绚烂的色彩,使人徒然唏嘘、徒然哀叹。
不过,即便如此,每一个世代还是会诞生出每一个世代的美。世界不断地毁灭,却又不断地创造。正如草木不断地枯萎,却又不断地生长。有黄昏,便会有黎明;有秋风,便会有春雨;
有灭亡,便会有复苏。世间的万事万物约莫都遵循着这样的一个轮回流转的轨迹,恰如那月亮的阴晴圆缺、好比那人生的悲欢离合。
所以,在这一意义上,美在它诞生的那一刻起便是永恒的。只是,真正永恒的是处于毁灭与创造这个巨大的轮回之中的整体的美,而不是局限于个体生命之中的微小而有限的美。这的确是一种令人无力改变的无可奈何,同时却也是一种自然物像轮回往复的理固宜然。
然而,个体的生命在这自然的宏大循环之中却又不是全然无可奈何的。因为在我看来,促进着复苏、迎接着黎明,为那第一阵消融严冬的春雨欢欣鼓舞的力量,正是每一个人在内心之中所潜藏着的对于美的渴望。
正所谓“时间会腐蚀所有表面的美,时间无法消灭的是你心灵美好的运作。”不论是怎样凄冷黯淡的黑夜笼罩,只要在我们的心灵之中还依旧存在着那依稀于天际的黎明,那光明的白昼便不会灭亡!
而美,美也与这黎明和白昼同样,绝不可能走向最终的灭亡!(文/名为沙丁鱼的猫)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