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梨花生
苟日新,又日新,社会也因为快速发展而产生动荡。西欧的人们掀起了重温乡村生活的热潮,富贵的天平再次倾向了安闲。足以说明,当人的思想达到某种高度或生活达到某种境界,安闲的价值高于富贵。而思想家们对此的说法是:舍去物欲,回归本真。
《笑林日记》中冥王有道:“银子可许千千万,安闲清福不许享。”《红楼梦》中薛宝钗也有相似看法,“富贵安闲皆难得,二者何以同时兼。”如此看来,富贵是安闲的绊脚石。富贵便是指人们对物质欲望的极致追求,而安闲便是代表了一种简单的生活状态。
为什么安闲看似更易得,而当今的人们都在呼吁轻松的生活呢,无论是白领亦或996工作者。原因是他们在追求安闲的同时,从未放弃富贵。物欲是人本性中的,不需模仿,在社会这个大磨盘的推动下便会潜滋暗长,走到了极端,最后成为埋在身体里的一颗毒药。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茅草屋顶下住着自由的人,大理石和黄金下栖息着奴隶”所以说,富贵是一种表面华丽的牢笼罢了。
倘若人的物欲仅仅是禁锢思想便也够可怕了,事实上,物欲也在控制人的身体。而最关键的便是偷走了人们的时间。《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的小兔子不停的看表,永远速度至上。不被美国人承认是美国的纽约便也是因为它的快速发展已经抛弃了美国人精神中最具有乡愁价值的部分——长久。物欲症所带来的“时间荒”,人们因为物欲而丢失了原本属于自己的时间,就这样人为物所奴役,人为物所谋杀。
这个大社会下,催生了“不成功罪”。人们要有车有房有存款才算是个普通人士,为此,书屋里不知何时多了许多成功创业的鸡汤热销书,人们都在为成为一个房奴而奔波。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人们为了得到社会承认,得到富贵的头衔。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富贵不过是社会滋生的极致物欲的体现罢了,那如何超拔于一望无际的物欲和喧嚣之上,得物欲和成功之外的自由呢?瓦尔登湖畔离群索居的梭罗用他的一生看破了人类文明的悖谬与困境,“如果你向往树林,每日在树林里度过半日,那你便是流浪汉;如果你在树林里锯了半日的木头,那你是个勤勉进取的好公民。”不必去在意社会承认,因为你总是错的。
什么时候我们可以像流浪汉一样自由,什么时候我们可以碎步徜徉于梭罗笔下郁郁葱葱的树林,什么时候简单的生活不被视为一种堕落,什么时候勤劳的人节制勤勉。那你便会看到舍去物欲,回归本真的景象:看大地寒来暑往,四季消长分明;看种子播撒信念,古树支起苍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