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有鲜衣怒马的轻狂,他们看春风不喜,夏蝉不烦,秋风不悲,冬景不叹,少年因为有梦,敢于追梦,所以我们常常夸赞少年。少年不仅仅是年纪上的概念,更代表的是一种状态,努力奋斗积极向上的态度,是趁着当下努力争取的态度。奋斗正当下!
经常会听到老师父母说,“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只要努力了就一定会有收获”这些当然是正确的,但真正的黑马会有多少呢?那些收获究竟会不会让你觉得努力值得呢?从源头上看,这些都是由于醒悟的太迟,努力的太晚,想要的又太难得到,正是如此,我们更应该现在就开始努力。
北宋的苏洵常被用来做为大器晚成的例子,在他25岁时开始发奋,努力读书,和两个儿子一同去考取进士,最终却名落孙山。他并不是不够优秀,他的《六国论》语言生动,论证严密,气势充沛,不失为一篇借古讽今的佳作。以及他和两个儿子一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可见他的优秀才能。但为什么是大器晚成呢?他直到五十多岁才逐渐出名,原因为何?假如你十五岁会背《滕王阁序》而有一个人五岁就会背,人们肯定会先关注他而并不是你,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数不胜数,趁早努力展现你的出色才华,你成功的几率就越大,你越会觉得努力会有回报的。奋斗要趁当下。
鲁迅有言道:“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史铁生也说过,人的本质是欲望。人不断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克服自己的天性的过程。没有人生来就想劳动,从你呱呱落地一直到牙牙学语,你是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得不到就会大哭?而不是想办法去自己努力?从此可见,人的本性就是欲望,而克服欲望需要的是努力。想要名成高就,就必须十年寒窗;想要老来赋闲,就必须年轻有为;想要重于泰山,就必须付出超出常人百倍甚至千倍的努力。你想要的从不是伸手就能得到的,而是需要你不断奋斗争取,不断尝试失败。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要趁青春年少,从现在开始奋斗。正如苏轼所道:“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若是正值青春,更须早为!
人生的高度,从不是你的学历决定的。决定你能走多远的,是你还有没有在学习,有没有在努力。很多人说,工作了就不用学习了,安心的做一条“咸鱼”。这难道是对的吗?“铁饭碗”固然是好的,但是若人人都这样,中国怎么办?人民公社、大跃进时期,正是缺乏生产积极性,人们都不愿意努力,导致的是虚假之风盛行。这样严重的后果正是不脚踏实地的努力,只想着凭空就得到造成的,这是应当被遏制的。我们是一定要的,而努力应当是越早越好。
“撸起袖子加油干!”奋斗应从现在开始,前路未必光明坦荡,但一定充满希望!少年,加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